2025年5月12日上午9时,榆林学院艺术学院2021级美术学专业毕业作品展在学院禾丰园负一层展厅开幕,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馆长郝东卫、副馆长韩康受邀出席开幕式,并为优秀作品创作者颁奖。
本次展览共展出了近百件作品,涵盖自然风光、民俗文化、社会热点等多元题材,集中呈现了毕业生四年来的艺术探索与创新实践。
其中,侯志艳、刘博文两位同学的系列创作尤为亮眼。他们在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提供的专业支持下,以本馆及陕西考古博物馆馆藏石峁遗址文物(一件石雕人头、两件圆雕立柱及一件浮雕石柱)为灵感,将文物纹样转化为四组浅浮雕作品,并衍生出数码配件、理疗器具等文创产品。浮雕部分通过解构石雕纹饰,在保留原貌的同时融入设计语言;文创部分则将纹样数字化处理后,植入耳机、水杯、艾灸按摩棒等生活用品,使四千年前的图腾符号与现代生活无缝衔接。该创作历时两个月,博物馆全程提供文物数据支持、专家指导及实验室资源共享。此次实践不仅构建了博物馆协同育人新范式,也为馆院共建文化遗产创新转化平台奠定了基础。


“这些纹样不是冰冷的考古标本,”郝东卫在参观时表示,“当石雕人面像纹样通过生活用品传递温度,传统文化才完成了从历史到生活的活化。”展览现场,创作者与观众就纹样提取、数字转化等创作细节展开了热烈地交流。

这场青春艺术实践印证了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无限可能。当文物纹样从博物馆玻璃柜跃入日常生活的细节,传统文化便在创新中焕发出持续生长的生命力。